刘若楠

刘若楠

刘若楠,1986年生于河北,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讲师。
教育背景:
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专业,博士;
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系,联合培养;
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系访学;
2009年9月至2011年7 月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,硕士;
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 清华大学国际政治专业,学士;
研究领域:东亚国际关系、国际安全和国际关系理论。
讲授课程:Advanced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(留学生英文课程)
当代国际关系通论(全校公选课)
比较政治经济学(政治学专业课)
学术成果:
1. 刘若楠:《次地区安全秩序与小国的追随战略》,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,2017年第11期;
2. 刘若楠:《从奥巴马到特朗普:美国东南亚政策展望》,《美国问题研究》,2017年第2期;
3. 刘若楠:《大国安全竞争与东南亚国家的地区战略转变》,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,2017年第4期;
4. Liu Ruonan and Liu Feng, “Contending Ideas on China’s Non-Alliance Strategy,”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, Vol. 10, No.2, 2017;
5. Ruonan Liu and Xuefeng Sun, “Regime Security First: Explaining Vietnam’s Security Policies toward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(1992-2012),” The Pacific Review, Vol. 28, No. 5, 2015;
6. 刘若楠:《美国权威如何塑造亚太盟国的对外战略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15年第4期;
7. 孙学峰、刘若楠、欧阳筱萌:《等级视角下的美国单极走向》,《外交评论》,2015年第2期;
8. 刘若楠:《地区等级体系衰落的路径分析》,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,2014年第12期;
9. 刘若楠:《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进展与困境——评<新古典现实主义、国家和外交政策>》,《国际政治科学》,2010年第2期;
10. Liu Feng and Liu Ruonan, “China’s Maritime Strategy: Retrospect and Prospect”,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, Vol. 34, 2012;
11. 刘若楠:《中国与荷兰的文化外交》,张利华、王亮编《中欧文化外交及影响》,知识产权出版社,2014年7月出版;
译著和译文:
1. 邝云峰:《美国朝贡体系》,《国际政治科学》,2013年第4期。
2. 柯庆生、杰克·斯奈德:《捆绑与推诿:多极下联盟模式的预测》,载于陈志瑞、刘丰主编:《国际体系与国内政治:新古典现实主义的探索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版。
联系方式:
电邮:liuruonan@uibe.edu.cn
邮编:100029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